Published on

產品開發的最佳工具 — 最簡可行產品 MPV

你知道嗎?90% 的新創產品會失敗,其中有一半是因為沒有人需要它。沒有人需要不是因為產品不夠好,消費者不喜歡,而是因為我們時常錯估市場需求,做出無人使用的產品。

作為消費者,我們當然希望產品功能越多越好、越成熟越佳。 但作為開發者,情況卻不同——開發需要時間與金錢,如果端出一個完美卻沒人想用的產品,這就是一筆虧本生意。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團隊選擇先做 MPV(Minimum Viable Product,最簡可行產品) 來驗證想法。

什麼是 MPV?

MPV 指的就是只具備核心功能、能夠讓早期使用者實際體驗的產品版本。 它的目標很簡單:用最小的成本,最快的速度,把產品送到市場,獲得真實回饋。

在網頁開發圈,曾流傳一句話:

Deploy first, code later.

有些團隊會先在網站上放一個功能按鈕,在功能還沒完成時,先觀察有多少人會點擊它。 點擊人數越多,就代表市場越期待這個功能,開發團隊就知道該優先開發什麼。

MPV的好處

除了驗證市場需求,MPV 還有其他好處:

  • 建立產出能力:不只驗證想法,還培養快速交付產品的能力。

  • 先給早期客戶:讓第一批使用者用上產品並提供寶貴意見。

  • 作為其他產品基礎:核心模組可重複用於其他產品中,降低開發成本。

MPV 的成功案例

Dropbox:創辦人沒有一開始就開發雲端同步技術,而是先拍了一段簡單的示範影片,結果吸引了數十萬人登記試用。

Airbnb:創辦人起初只是為了付房租,把自家客廳打造成簡易民宿,拍照放上網測試需求,才有後來的全球平台。

這些公司都不是先做完全部功能,而是先驗證「核心價值」是否有人需要。

從 MPV 學到的 3 件事

  1. 先求有,再求好

有回饋,才有改善的方向。 我身為工程師,寫程式時也是先做出能動的版本,再去優化與擴充功能。 這確保了我能在有限時間內交付成果,而不被細節拖累。

  1. 必須有具體成果,才能有回饋

你可以有一百個爆紅點子,但在動手做之前,它們都只是幻想。 做出具體成果才是檢驗想法的最佳途徑。

  1. 核心價值比細節更重要

很多人花大把時間在設計投影片、調整介面,卻忽略了核心價值。 核心價值不夠,即使介面再美,也沒人會用。

結語

消費者希望使用產品,開發者則需要驗證市場。 MPV 就是連接這兩者的橋樑:

它讓開發者用最少資源獲得真實數據。

它也讓消費者提早使用到產品並給出回饋。

如果你有一個想法,別等到完美再推出——先求有,再求好,讓市場告訴你接下來該怎麼走!